查看原文
其他

读懂孩子的需求,对父母来说有多重要?


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说:人无论做或者不做某件事都是为了满足内在的某种需求。


比如一个人不断吃东西,是为了满足温饱的需求;一个人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侃侃而谈,是为了满足被认同、被肯定的需求。


同样,孩子的很多行为背后都有他的需求。


很多父母,不懂这个道理。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满意,就觉得是孩子在故意捣乱,制造麻烦。



这样的认知容易导致家长情绪失控,对孩子缺乏耐心,进而采取不恰当的方式,影响教育效果。


只有从需求出发,才能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。



婴儿期的孩子,只能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需求。


经常照顾孩子、了解孩子的妈妈,能够快速判断孩子是饿了、困了、需要换尿布了、还是身体不舒服了,于是可以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回归舒适、安全、放松的感觉。


在这个阶段,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需求可以很快得到满足,会迅速和母亲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,找到自己的存在感,建立安全感,这是每个人成长非常关键的第一步。


孩子2岁左右会有一个物权敏感期,这是他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,什么东西都喜欢强调“我的、我的!”,别人一碰就生气、发脾气,甚至大哭大闹。


其实这是孩子成长非常正常的一个过程,通过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、不轻易和别人分享,建立起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。



可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个样子,就认为孩子太小气,自私,不懂得孩子“独占”的需求,经常强迫分享,甚至批评斥责,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。


父母能够真正看见和懂得孩子的需求,尤其是情感上的需求,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

否则,长期被压抑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,越晚发现越难疗愈。



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,未被满足的需要,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行为。


孩子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,根源都是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。


我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孩子黏人,哪怕看到妈妈很忙还总是黏着妈妈要抱抱。


多半是因为孩子安全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所以总在寻求妈妈的关注和爱护,而不是故意为之。


有一位妈妈曾讲自家孩子胆小害羞、不爱打招呼,她想让孩子大胆一点,就强迫孩子每次有亲戚来家里做客时,就必须出来一个个打招呼,然而收效甚微。



进一步了解才知道,她在孩子出生没多久就交给了自己的妈妈来照顾,外婆对孩子非常严格、甚至经常打骂,直到孩子5岁时才回来照顾她。


孩子是由于安全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所以会表现出胆小、害羞、抗拒与人交流的行为问题。


而这位妈妈强迫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,她真正应该做的是用爱、温柔与耐心,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和环境的安全。


曾经有一个初中男生,沉迷打游戏,父母非常苦恼,拔网线、断电、砸电脑,都没用,家里不能玩,孩子就跑到网吧玩,亲子关系接近冰点。


经过几次交谈之后他才透露:


“我做什么,我妈都爱批评我、讽刺我,说我做不好,差劲,我真受够了!后来我发现,我好像只有游戏打得好,那就打游戏咯。”


家长忽略了孩子渴望被肯定、被鼓励的需求,只是从行为层面来想办法,必然起不到作用,反而会因不当的教育方式让情况更加糟糕。




生活中很多父母,不懂得孩子的需求:


孩子渴望陪伴、关心,总是找爸爸妈妈玩,父母却只会玩手机,还嫌孩子吵到自己;


青春期的孩子,有自己的小秘密,渴望被尊重,有自己的个人空间,可父母却想掌控一切,孩子去哪里了、交什么朋友,事事都要知道。


这些看不见、不尊重孩子需求的行为,都可能导致孩子内心受伤,也影响亲子关系。


安全感、存在感、认同感,是孩子内心最重要的三个需求。


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理解,会更配合父母,也会更自觉。


这就要求父母,平时在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,懂得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,多从他们真正的需求出发来寻找应对策略。



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拖延,是不是父母在陪他做作业时喜欢指责,他对自己缺乏自信,被认同、肯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。


从而调整教育方式,多给孩子肯定,和他一起寻找好的学习方法,让孩子对学习逐渐积累起信心,从而改掉磨蹭拖延的行为。


当然,尊重孩子的需求,不等于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。


当父母的精力无法满足孩子时,首先表达对他的理解,比如“妈妈知道你想让我陪你”;


再跟孩子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和不得已,“但是妈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实在着急,不能一直陪着你。”


接着共同商量出一个平衡的办法,“可不可以你在床上看看绘本,妈妈在你旁边工作,陪你一起?”


父母多学习,善于观察,平时注重沟通、学会倾听,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,更了解孩子。


通过对话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,这样亲子之间的交流会顺畅很多,教育也更加省心。

编辑:八月插画:在在

推荐阅读

什么样的父母,能养出自信优秀的孩子?

父母不重视这三点,孩子只会越养越小!

父母爱比较,负面影响竟然这么大!

做父母最失败的事,是孩子不敢对你说真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